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庆市南岸区前瞻研判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形势,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坚持扩优提质,实施集团化办学,优化教育供给,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构建服务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优化供给机制,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新型城镇化以来,重庆主城区基础教育阶段学位矛盾日益凸显,其中南岸区普七较普六人口净增40万。一是前瞻研判新型城镇化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形势。针对近年来落户及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不断增大,南岸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完善常住地为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的保障政策,确保新型城镇化中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二是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分区域设立10所定点学校,出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积分办法》,简化程序,实施网络登记。三是增强新型城镇化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纳入书香南岸幸福教育保障范围。加强辖区内的市级公租房小区城南家园、江南水岸教育资源配置,并将城南家园小学、江南水岸小学分别纳入天台岗小学教育集团、学院附小教育集团一体化发展,缩小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城南家园公租房小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公租房项目,学生一度达2451人,调整部分组团到新建的广福未来学校招生,化解其大校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坚持扩优提质,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南岸坚持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新型城镇化中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一是强化保障教育投入。坚持政府主责,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拨款政策、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十三五”以来投入39.69亿元完成新建及改扩建项目26个,新增学位38950个。二是强化补齐办学短板。通过“上天入地”“拓区联片”“围廊合室”“空间腾挪”等方式,灵活改造校园空间,挖掘潜力开辟学生活动场地;8所学校改造项目作为城市更新试点,新增面积14.2万平方米;采用共建共享、租借等方式,整合高校体育场馆、社区运动公园、文体活动中心等资源,支援学校解决体育运动场馆不足等问题。三是强化学位供给与资源调整。根据人口聚集度及流动因素,研拟《南岸区2023-2025年中小学校建设计划分析报告》,科学测算区域学校和学位需求,建立适应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学位供给与资源调整机制,优化学校建设时序;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迭代升级资源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三、实施集团化办学,强校提质加快优质均衡
适应新型城镇化,组建“名校 ”紧密型、“地域(主题) ”联盟型、“高校 ”贯通型教育集35个,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构建起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一是质量导向,促进教育集团内涵发展。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构建以集团章程、联盟要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集团督导评估中心、课程教学研发中心、集团学科教研组、教师研修共同体,统领集团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采取移植再造、突出优势、合作创生、差异布局等策略,加快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二是评价引领,促进教育集团特色发展。区域整体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价与集团化办学增值评价改革,采用全学段基础指标、分学段重点指标、个性化创新指标、集团化增值指标实施分层分类评价,引导形成集团品牌与学校特色各美其美的新发展格局,呈现“优质均衡齐抓、同质异彩共长”的集团化办学生态。三是一体发展,实现优质均衡。创新集团干部储备与统筹调配、教师编制“集团管学校用”、集团经费横向调剂拉通使用等机制。通过党建引领一体化、文化培育一体化、团队建设一体化、课程研修一体化、主题活动一体化、督导评估一体化,形成资源共建、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发展共进、成果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