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积极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实施“一、二、三、四、五”策略,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南明区注重科学教育的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一”站式数字化平台,推动科学教育普及服务
推进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整合区域内科普场所、地图导航、科普活动、线上科学探索、视频图像及vr场馆等多元素资源,创新馆际平台与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一”站式学习模式,为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体验。
实施“两”个创新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组开展“智创坊·人工智能”项目。为三至五年级学生设计梯度性的人工智能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年级学习机器人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四年级研究模块化编程语言和算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五年级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应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开展编程普及教学,邀请专家提供培训和指导,丰富小学科学教育内涵。
中学组开展思维课程、steam项目。为七、八年级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以项目式学习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七年级围绕“智慧农场”“智慧工厂”等主题开展研究,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养成分析、思考和质疑的习惯。八年级以“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主题进行项目化设计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核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素养和合作分享能力。
借助“三项”科普资源,点燃学生科学探究热情
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学校与周边高校、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机构和职业院校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科学实践机会。
一是自然共生之探秘宇宙奥秘。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中国天眼”fast,让学生亲身感受宇宙奥秘和科学家群体的人文内涵。
二是人文创新之感受建筑之美。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贵州桥梁博物馆,了解桥梁建筑技术和美学原理,感受建筑家严谨的科学思维。
三是超算中心之走进“最强大脑”。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贵阳贵安超算中心,感受贵州科技的强大。利用科普资源,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
打造“四级”科学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结合各学段知识,分段实施科学课程体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一级课程(一、二年级)聚焦科学与生活,结合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二级课程(三、四年级)将科学与美育结合,拓宽科学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三级课程(五、六年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结合科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四级课程(七、八年级)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建立“五共”合作新范式,以“共育 共建 共创 共享 共荣”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创新发展
“五共”合作新范式在于促进多方协同参与、合作共进以及携手发展。在“共育”方面,积极实施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制度,广泛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副校长或科学顾问,推动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成立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在引领区域科学教育及竞赛活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共建”领域,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鼓励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及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逐步形成具有科教特色的南明模式。在“共创”方面,邀请高校专家积极参与中学编程和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已为学生带来了30余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引导学生站在科技前沿,深入了解最新的科学动态和成果。在“共享”方面,与2所学院、5所科普场地、5家科学教育机构、1所职业院校等社会各单位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此外,通过邀请专家走进课堂、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等方式,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科学体验。在“共荣”方面,通过举办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技兴趣。在“小创客大未来”机器人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近年来,南明区教育局已成功举办1次全国性科技竞赛和区级比赛10余次,吸引了十万余名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南明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