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位于秦岭南麓西段,嘉陵江上游,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辖15个镇2个街道办,总人口14.39万人,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略阳县把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作为精准资助底线目标,以党建引领资助育人工作,通过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提升了群众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有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综合施策抓落实
——加强顶层设计。该县把教育精准资助工作作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略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略阳县捐资助学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统筹推进,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夯实了各部门、镇(街道)和学校责任。县教体局健全了局党组领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实施,各学校(幼儿园)党支部具体落实,党员干部先行示范,股室单位督查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推进“双线”管理。该县强化抓党建促精准资助,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作用,由各党支部严格落实教育线、行政线“双线”管理。县教体局 学校“教育线”,筑牢学生学籍信息基础;县政府 镇(街道)村(社区)“行政线”,夯实学生户籍信息基础。“双线”并行,两条腿走路,筑牢精准实施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
——严格实施程序。该县将学生资助工作程序纳入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开展民主监督,每学年严格按照《略阳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规范开展认定,按照标准及时发放资助资金,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享尽享资助政策。每学期,党员干部深入包联学校,指导各学校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及时更新完善资助信息数据,确保信息数据精准无误。
开发平台“一键操作”提效能
为精准做好困难学生认定及数据比对工作,该县组建有特长的党员干部进行技术攻关,开发了教育资助信息系统,整合乡村振兴局数据中心的脱贫户籍信息、教育系统学籍信息、民政部门孤残、低保等学生信息,集成了15个资助工作功能模块,通过数据库信息比对,结合学校教师大家访,认真核实确认困难学生信息,确保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入库率100%。通过教育资助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比对、资助认定、告知单发放、县外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函询“一键化”操作及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学校负担。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开发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排号系统”,实现了身份信息“自动录入、自动排号、自动叫号、体温录入”等多功能一体化,确保了疫情期间资助业务的快速办理。
多方发力“三项资助”解民忧
——国家资助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分工负责,全面精准落实学前教育阶段“一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一计划”、高中教育“两免一助”、中职“两免一助”等党的惠民政策,确保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应享尽享、应助尽助”全覆盖。
——地方救助暖民心。县委、县政府建立了“特困救助专项基金”,对因突发重大事故、疾病、疫情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二次”救助。通过教育、行政双线核实新增“三类人群”学生,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落实帮助措施。近年来累积落实专项救助1846人次、资金201万元,解决了突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燃眉之急。
——社会资助做补充。各级党组织牵线搭桥,积极倡导社会企业团体参与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略阳县捐资助学专项基金,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指导社会资助规范实施。主动联系上海中船重工711研究所连续13年赴略阳开展爱心助学行动,资助学生867人次,发放助学金、物资等110万元;无锡市夏阳爱心助学会连续资助学生2150人次,发放资助金、物资等300万元;“国防科工局晓荣人才振兴、金徽正能量”等企业资助困难学生172人次,落实资金46.4万元。
党员示范结对帮扶送关爱
该县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接续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工作。由党员担任首席帮扶人,带动1530名一线教师,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结对帮扶脱贫家庭和“三类人群”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关心、物质上资助,开展“扶志、扶智、扶学”活动,实行“一生一册、跟踪帮扶”;对无法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定期开展送教上门;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选拔党员女教师担任“代理妈妈”,做好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弥补亲情缺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大家访”,宣传党的教育惠民政策,摸清学生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