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我的“三情”-8846威尼斯

欢迎加入教育法制网!
当前所在:8846威尼斯-003399威尼斯 > 教育改革 >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我的“三情”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我的“三情”

  前言

  周远清,历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1992年调任国家教委,先后任高教司司长,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第一次见远清同志还是90年代初,春节前再次拜访,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思路仍然清晰,反应很快,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有很多的思考。他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见证者、部分工作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结合他本人的回忆,本文讲述了周远清对素质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总结和深入理解。从他的视角,我们可以大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近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一、我的素质教育情怀

  人到老年总要恋旧,我曾多次说过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一辈子。

  ★

  1984年

  任清华大学教务处长;

  i987年

  任教务长,中间当了一年计算机系系主任;

  1990年

  任副校长;

  1992年

  调国家教委任高等教育司司长;

  1995年先后

  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直到2001年退岗。这期间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

  2001年至2013年

  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这期间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不少的讲话,也写了一些文章,虽然水平不高,但为了原原本本地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跨世纪的改革发展,所以编成《周远清教育文集》出版(已出版四册),又把未编入“文集”的讲话和文章出了《周远清教育文存》(四册)。

  由于讲话基本上都是没有事先准备稿子,文章也基本上是自己写的,因此“文集”和“文存”确实是原原本本反映了当时的改革实践和当时自己的思想实际。

  2015年是我国高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周年。翻阅自己的“文集”和“文存”,发现我这一辈子关于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讲话、论述,工作中的探索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回顾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历程很有感慨,可以说是一辈子跟素质教育打交道或者说跟素质教育富有情结、深有情怀。

1

  清华大学的全面素质教育

  清华大学有一个教学讨论会的制度,每过几年学校就要召开一次教学讨论会,以研究和决定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事关重大,学校的干部、教师都非常关注每次的教学讨论会。素质,学生的政治素质、社会素质是在教学讨论会上提出并不断得以成熟和完善的。

  1983年9月至1984年3月学校召开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教师素质、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1984年1月学校党委书记李传信在讨论会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总的一个精神,就是强调提高素质问题,就是提高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就是德、智、体,提高学生德的方面要求,用另外一句话就是学生的政治和社会素质的问题。”

  1988年5月至9月学校召开了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副校长梁尤能作了工作报告,主题是: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他强调“学校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全校所有同志都要充分认识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极端重要性。”

  笔者于1987年至1992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和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在贯彻第十七次、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的过程中也反复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如:

  “第十八次教育讨论会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更好适应社会需要。从近一个时期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我校毕业生在素质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不少学生的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工作,文化素质也不高;第二……”

  “在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总结中,还提到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包括思想文化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实践和科学实践基础及外语基础。”

  “加强文科建设,是理工科院校面临的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科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学科交叉的支柱、思维与智慧的源泉,对改善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要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工作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特别是把学生的课外文化、体育、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培养计划,纳入教学工作轨道。”

  “教学工作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相应地采取了许多措施,给我印象最深、有深刻记忆的有课程要培养学生素质;要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什么素质。

  在全校影响比较大的一件事是,当时应用数学系系主任萧树铁同志在1989年3月清华大学召开的数学教学工作会议上专门讲了“数学与人才培养”,讲到“数学的训练不仅是一种知识或业务的训练,它还是一种素质的训练”,“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另外,大范围开设音乐、舞蹈课。从1990年开始,学校为大一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课”和“舞蹈基础与实践课”,要求大一学生必须从这两门课中选一门并必须得到两个学分方能毕业,借以提髙学生的文化素质。

  所以清华大学从1984年第十七次教学讨论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以来,提出了全面素质教育,还提出了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等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这可能是我国大学中比较早提出素质教育并进行探索实践的学校,或者是之一。

2

“三注”的提出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在杭州召开了第五次委属高校咨询会(与会者为委属高校的校长、书记)。我当时是高等教育司司长,在会上我有下面一段讲话: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教育思想上,一是要注重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学校要创造一个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学校。最近我们正研究选修课的问题,要把整个学校的教育列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不仅有教学计划,还要有培养计划。还有身体素质也很重要,

  二是注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虽然很注重基础、注重严谨,但在这些优点下还隐藏了培养创造能力不够的缺点。

  三是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施行因材施教。过去我们怕提个性,其实‘个性’与个人主义完全是两回事。只有充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这里讲到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后来归纳为“三注”。这个讲话得到了一些校长的赞同。我个人也非常看重这次讲话的内容。

  在这里,一是比较正式地提出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并且讲到我们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够,个性没有得到发展,明确提出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是提出了素质教育,用了“注重”两个字,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四个方面的素质),并且把文化素质单独作为重要的内容提出。

  三是把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个性发展放在一起提出,说明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3

第一次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召开

  1995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正式启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第一次会议,以后连续几年召开了类似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是高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标志性的会议。

  第一,这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研讨会,前面已提到在咨询会上已经把素质教育归纳为“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且单独把文化素质教育提出来。这次单就文化素质教育召开试点研讨会,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来展开,我在以后的许多讲话中都讲到了这一点,并且也是切中时弊、顺乎潮流的。

  第二,明确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6个问题。

  ①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

  ②与政治课的关系;

  ③不大面积调整教学计划;

  ④不冲击专业教育;

  ⑤不一刀切、不拉花架子;

  ⑥注意文化倾向。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6条基本上是合适的,它保证了文化素质教育直到今天还是健康有序地在推进。

  第三,一呼而起。本来想选30所学校试点,后来有50多所学校报名,并且有些学校专门到北京来争取。另外,思想也比较统一。试点以后,各学校都积极扎实地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虽然也有一些分歧,但是很快就统一了。

  这次会上还提到了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对文科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这一点多次得到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张岂之先生的肯定。

4

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

  全国高校推进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是不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个提法是否准确,或者是否提得过早,我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我觉得这个改革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指导思想明确,且20年来不断丰富、不断统一认识

  1994年提出“三注”——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学生个性发展。

  1998年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

  2005年提出“三结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2010年提出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在实践中逐渐认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体现中国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思想,是体现我国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人的三要素。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切中时弊、顺乎潮流、涉及根本的。

  2. 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效果明显

  在原来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2011年成立了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隶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成立了高职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且举办的每次活动都很受欢迎,做了大量工作。50多所设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高校大都十分活跃,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学校更加重视开展人文教育,开设大量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也包括艺术类课程),举行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讲座,重理轻文的思想和现象得到改善,文化的意识在大大地加强,人文教育过弱的现象在迅速改变。

  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在加强,20年来编写了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和出版物。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撰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首批书系共列入教材40余种,其中有《升华与超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集锦》(5册)、《大学传统文化》《大学美育》等,许多高校也都编写了教材。

  自2001年5月起,连续10年分别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等校举行了“五月的鲜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会演。

  每年的5月举办一次,共有1万多名学生参加了演出,节目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不搞评比,并在有关电视台播放,展示了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参与过的高校超过100所,参与的大学生已达几十万人,现在已变成中央电视台的“五月的鲜花”节目了。

  广大师生反映,“五月的鲜花”的会演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创作精良,成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品牌。

  除“五月的鲜花”文艺会演外,很多省份组织大学生文化知识竞赛。如江苏省组织的全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竞赛,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

  江苏省在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遴选设立了10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省级基地,由一个学校或多个学校联合组成。与此同时,加强以同一城市为单位的校际协作。

  自2004年开始开展全省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人文社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参与高校近百所。选拔出不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代表学校参加省级竞赛。

  多年来,通过学校组织(选拔)自愿报名参加的文科学生每届超过6万人、理科学生每届超过10万人。江苏省以知识竞赛为抓手,形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竞赛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宣传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社科大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受到全省高校和师生的欢迎。

  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由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从2011年开始,至2014年已经开展4届。

  竞赛内容为:文史哲基础知识、艺术修养、科学史与自然科学知识、历史文化常识和基本文化典籍。

  每年的5支赛区冠军代表队聚首决赛现场,精彩绝伦,决赛包括古诗创作、知识问答、即兴说理、人文演绎四部分。

  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举办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这项知识竞赛活动从清华大学2000年起开展的大学生知识竞赛活动基础上发起,通过北京市教委发展成为北京市的大学生知识竞赛活动,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华北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知识竞赛活动。清华大学在其中发挥了发起组织和推动的作用。

  很多高校开展学科文化教育。如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大力推进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学科文化教育探索等。从2001年起,南开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至今已经14年了。

  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数学文化类课程,涵盖了本科、高职高专和广播电视大学等多种类型的高校。召开了三次“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规模达400余人。

  2014年9月,由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完成的项目“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创建及在全国的推广”,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数学文化课程为代表的学科文化类课程,其精髓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其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在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

  这些活动多年来都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开展,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绩,用“久盛不衰”来描述素质教育的开展是非常确切的。

  3. 拥有一支水平很高、力量很强,长期不懈为之努力的专家骨干队伍,得到了广大教师、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素质教育或者说以文化素质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一呼而起、久盛不衰,已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原因是有一支水平很高、力量很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专家学者队伍。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杨叔子、张岂之、王义遒、胡显章、刘献君、于德弘、龚克、杨桂华、方光华、顾沛、程钢、陈智、周建松等,这些同志长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潜心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做了许多的演讲,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明显地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水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欢迎,功不可没。

  4. 中央对于素质教育的思想政策非常明确,并且始终一贯,这是我们素质教育能顺利进行,取得重要成就的主要原因和根本保证。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明确提到要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习近平同志在第九次政治局学习会上特别讲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上的国策。

5

高等教育大力加强素质教育

在认识上应该把握的几点

  1. 素质教育的思想源头是邓小平同志i985年5月的讲话

  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我国早已有之,但在中央领导层面,最初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道素质教育最初的源头是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提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

  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中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李岚清同志将此称为素质教育最初的思想源头。我也十分同意这一提法。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法治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素质教育。

  2. 素质教育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后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纠正采用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的过程中,自然地把素质教育同教育联系起来,逐步产生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针对当时基础教育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提出来的。基础教育战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和实践。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3. 教育部是推动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

  1995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9月下旬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 “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9所高校的校领导、教务处长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研讨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同年,国家教委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于次年初在试点的基础上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3所院校成立了32个(含合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1995年的会议和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1999年的《决定》是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事件。这里国家教委(教育部)高教司特别是高教司文科处起了重要作用。刘凤泰、阎志坚等同志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另外,高教司下属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要看到素质教育的开展还有许多问题,理论上的探讨还需加强。与国外的一些教育思想的关系仍需加强研究。除文化素质外的其他几方面素质的探索与实践仍需加强。

二、我的教学改革情结

  1984年我任清华大学教务处长,后来任副教务长、教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1992年调教育部后,任高教司司长、主管高教的副部长,可以说与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打了一辈子交道,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有深厚的感情,体会多多、期望多多、担心也多多。

01

建设、管理、改革

  在清华大学多年的工作,特别是教学管理工作,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

  原教务长吕森同志在动员我去当教务处长时曾经说了一句话:“教学管理工作,时间长了,你会觉得很有‘味道’。”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上,时至今日,我有时也跟别人重复这句话,说明我也对这个“味道”有所领略。

  1994年4月在东北大学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表彰会”上我曾经说过教务处是学校的第一大处。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其含意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这也算是我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点领悟。

  在清华大学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有什么感悟呢?

  ■ 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是搞好建设、改革、管理,即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的基本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严格规范地实施管理。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四个基本建设:

  第一是专业建设(包括学科的建设),努力使清华大学变成以理工为主的综合型大学(实际上是多科型大学);

  第二是课程建设,主要是重点课程建设和一类课程的评选;

  第三是学风建设,当时大力开展了优良学风班的建设;

  第四是基地建设,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改革有两方面: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学改革;二是坚持不懈地进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的改革。严格规范地实施管理,开展教学管理上等级活动。

  ■ 处理好三个关系,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管理工作在方法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是处理好“建”与“改”的关系,建设推动改革,改革促进建设;第二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抓教又抓学,通过课程建设抓“教”,通过学风建设抓“学”;第三是处理好“严”与“活”的关系,在教学要求和管理上要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上要活。

  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防止急于求成,教学改革不能急功近利;二是防止搞花架子,教学改革不能猎奇。

  ■ 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工作不要被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缠绕、所掩盖。要把自己工作的总体目标放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要从这样一个高度来思考和研究教学工作的问题。

02

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使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5年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也由于当时部分学校的学潮不断直至1989年的政治风波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盛会。会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真正得到了大力推动。

  1. 五大体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等教育长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切都由国家包下来,一切都由政府统起来,实行一包二统的制度,所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打破一包二统进行体制上的改革。

  当时概括了五大体制改革,即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如向学校下放办学权力,实行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实行学生缴费上学,部分院校调整,打破条块分割,组建一部分更加综合的大学,3 x的高考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使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在体制上打下了基础。

  2. 四个投入不足,教学的五大弊端。

  跨世纪的改革提出了教学改革是核心的思想,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教学改革。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教学主管部门经过深入调查,提出当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四个“投入不足”的问题,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投入不足。

  四个“投入不足”一经提出,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甚至有人指出教育主管部门敢于正视问题。在一段时期许多学校对照四个“投入不足”检査自己的问题,出现了更加重视教学的局面。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改革,归纳了教学工作中的五个问题: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外语水平偏低,人文教育过弱。

  针对上述问题,在跨世纪的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两次调整专业目录减少专业数目,进行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程体系改革,大力推动外语的四、六级考试,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的外语水平。

  从1995年开始在重点学校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轻文、人文教育过弱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高校存在的教育方法偏死问题,虽然没有想出得力的办法,但我也曾经说过,总有一天要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3.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993年年底国家教委高教司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同志批示:“富有远见,意义重大。”

  1994年在全国全面启动此计划,得到各高等学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参与,全国有500多所学校23000多名教师参加。这是我国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的教学改革计划,出版近1000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中一部分教材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当然大部分应是国内最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教材。这批教材的编写集中了国内最高水平的教授专家,花了很大的精力,这项计划历时多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一笔宝贵财富,是我国一次卓有成效的大面积教学改革实践。

  4. 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

  在我的教育人生中,我很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大声疾呼过“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 并且说教务处在学校的地位,怎么提别人也不好反对,也不为过。

  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不是一个排队,而是说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第一大任务,学校培养人的整个业务操作都在教务处手里。

  第一大处的提法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直传播到现在,尤其是各学校的教学部门和教学主管几乎都知道,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

  5. 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

  1996年是我国“九五”规划的第一年,再过5年时间,我们将进入21世纪。我1995年11月被任命为国家教委副主任,分管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当时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认真思考后,我提出“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这个重要命题。

  (1) 把一个规模效益、办学效益比较高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

  (2) 把一个结构、布局、体制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

  (3) 把一个教育教学质量更高、办学水平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

  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主题,也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经过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形成了下面四个思路:

  思路之一:要进一步明确或确定教学工作、培养人的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思路之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思路之三:提高教学质量是髙等教育的永恒主题。离开了教育质量就谈不上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思路之四:要不断探索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调整。要不断摒弃旧的过时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思路、教学观念。

  (4)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并把它带到21世纪。

03

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30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和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跨世纪中经历的改革、发展,让人感到兴奋不已。我用“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来概括这个伟大的改革进程,2007年写下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文章。

  大改革

  首先,开放本身就是一个大改革,使中国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其次,在跨世纪过程中进行了或初步进行了五大体制改革,使中国高等教育初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后,是教学改革。

  大发展

  伴随着大改革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规模的大发展,1998年在校生人数为643万人,到2006年在校生近25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真正是一个奇迹。

  大提高

  在大改革、大发展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来—个大提高。只有大提高才能巩固大改革、大发展的成果,只有大提高才能不断地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向前进。在总结经验的过程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路,具体措施上要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

04

念好四本“经”

  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会议提到和反复强调的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有些提法使人感到有“回归”的感觉。

  我仔细回顾了这一辈子关于教学改革的经历,想了想哪些根本的东西是必须遵循的,哪些是要常念的“经”,所以写了念好四本“经”一文。

  四本“经”

  一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二是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三是本科是基础,四是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人的三要素。

  由于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的大学变得十分繁杂,诱惑也十分多样,如何办好学校确实要求一个校长、办学者头脑十分清醒,思路十分清晰。在这里,是否重视培养人、重视教学、重视教学改革可能就是试金石、衡量的标准、检验的尺度。

  在我的教育人生中,我考虑最多、写文章最多、话语最多的就是教学、教学改革。

  教学是一块试金石,是衡量或者检验一届政府、一届教育主管、一届校长是否理解教育,甚至是否懂教育的试金石,不讲培养人的教育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不重视教学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学校。

  以上是我的教学改革情结,愿以此与同行共勉。

三、我的教育研究情愫

  回顾我的教育人生,我写过两篇文章,—篇是《我的素质教育情怀》,另一篇是《我的教学改革情结》。我还想写一篇就是《我的教育研究情愫》,概括为“三情”。

  我在—辈子的教育生涯中,深感教育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在高度计划体制下运行,一切都由国家包起来,一切都由政府统起来,因此,对教育科学研究是不够重视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很少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长期如此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为一个弱势群体,人们也缺乏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跨世纪的大改革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打破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包二统的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行了体制和教学的大改革,又在此基础上有了大发展。这些,大大促进了教育科学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了高等院校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的协作组,教育部发文要求各高校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组织评选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加强高教研究期刊的建设,《中国高教研究》杂志在2014年和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几大权威的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中也名列前茅,得到了好评。

  最近几年来,许多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有不少演讲非常精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当然有对新生和毕业生的期望,饱含着做人的哲理,并且也讲述了他们对教育的认识,阐述了教育所要遵循的规律的哲理。实际上,这也是校长们教育研究的成果。

  总之,教育科学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1

“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发端于i9世纪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可以说就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历史。特别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极力革故鼎新,在教育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出国留学。

  在维新改革和维护帝制的斗争中,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先后诞生,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研究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对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有重要意义。

  2001年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编委会,3月开始工作,2002年2月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十五”重点研究项目。全书共8卷,内容分别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本科、专科、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地方高等教育。在200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前后,该书各卷陆续出版。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课题研究梳理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1) 1909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共才749人。

  (2) 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7年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先学日本后学美国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在这个时期先后颁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和《学校系统改革草案》,初步形成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此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公立大学34所、私立大学18所,在校学生3.8万人。

  (3) 192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到i949年新中国成立22年中(包括8年抗日战争),中国高等教育主要按美国的办学模式办学,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教育。但是在这个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举办了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新型的高等教育。到1947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07所,在校学生15.5万人。

  (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接收、改造旧学校以后进行了全国的院系大调整,全面学习苏联,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探索。应骇说这个时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经过了曲折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受了十年的浩劫和磨难,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到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我国有普通高校598所,在校学生85万人。

  (5) 1978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高等教育步入了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新阶段,可谓大改革、大发展,进入跨世纪的改革阶段。到2000年中国有普通高校1225所,在校生719万人,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个完整体系。

2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这个研究课题最早是1995年10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的研讨会上提出的。

  当时提出这个研究课题的重要背景是,21世纪即将到来,大家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觉得非常有必要研究什么是“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所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该课题研究历时3年,先后有200多名研究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国内外宏观背景”“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和结构布局” “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了专家鉴定,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鉴定意见指出:“本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第一次在宏观层面上对世纪之初的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综合性的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如此全面、系统、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研究,这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中是迄今所仅见的。该项研究目的明确、指导思想正确、材料详细、方法得当、论证合理、获得了许多有开创意见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在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项目中是不多见的。可以说该项研究成果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1993年由当时国家教委高教司主抓,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课题组,有关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主要的教育研究专家以及教学管理人员三路人马300多人参加,历时五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研究会,出版了三部论文集,并于1997年9月正式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一书。该书概括了党的十四大理论要点60条内容,有学者称之为高教研究界的“60条”。

  这项研究成果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这项研究及其成果,对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主要理论和思想问题进行了梳理,有些理论取得了共识,为跨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了重要的思想引导和指导作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论要点”课题主要从教育方针、指导思想、高教体制、高教发展道路、办学路子和人才培养途径等几个方面加以总结提炼。

  另一项关于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启动于2011年。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于2013年7月正式开题,此课题被批准为“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

  课题分为12个专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廈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学者参与了研究。

  主要内容有:“高等教育本质及其使命”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现代化的思想” “大学素质教育思想”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思想” “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思想” “人才强校与师资队伍建设思想”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现代化思想” “大学文化思想” “高等教育扩大开放与推进国际化思想” “新中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演进” “世界高等教育思想述要”等专题。目前课题研究正在顺利推进,已经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由瞿振元任首席专家,陈浩、马陆亭、眭依凡任课题组副组长,我任总顾问。

  应该说,从1993年的“理论要点”课题研究,到2013年的“思想体系”研究,历经20年贯穿一根红线——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想。这也是我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以后我的教育人生中努力思考、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

4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

  1999年8月,我们提出了要“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缘由是,1995年,我们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经过研究,我们回答,“要把体制结构更加合理,水平质量更高,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

  新世纪来临前,世界各国元首、教育家纷纷发表讲话、宣言,展望21世纪的世界未来。

  那么,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世纪,应该有什么样的理念和目标?经过一段思考以后,我们提出至少要强化三个意识:

  强化国际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强化素质意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强化改革意识,走出中国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

  从那以后,我们认定“建设高教强国”应该成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我本人而言,前后发表了以“建设高教强国”为题的文章达15篇,并有75篇文章提到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最为重要的是,2007年,在教宵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陈至立同志作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髙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讲话,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大提高了高教战线对“建设高教强国”的思想认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跨世纪的大改革、大发展,在思考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时,提出“建设髙等教育强国”引起了很大反响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经过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以后,思想得到了很大的统一,逐渐形成了共识。

  2008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开展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还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重点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课题设12个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近百名,研究人员1500名,参与的高校150多所,聚集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批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包括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书记都参与了研究。

  这项研究历时6年多,要出版13本书,现已出版6本书和另外2本文集,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500多篇论文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

  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提到的是,2015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由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至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意志和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 “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怎样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三个方面。

  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并且应该使这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前列。另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做强各类高等教育,同时也要使各区域各地方的高等教育做强。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艰巨任务,需要高教战线的同仁付出持续的努力。

5

建设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强国

  回顾我的教育人生,我一直没有离开教育研究,也没有离开组织开展教育研究,这些研究使我和我的教育工作受益匪浅,可以说我的教育人生得益于教育的科学研究。回顾起来,体会多多。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所以要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的学会和学术团体要引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提高,要务正业。

  这几年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不少大学校长积极地结合本校情况,探索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成长,并且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赞扬。

  各个时期应该围绕当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问题,组织队伍进行研究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国家队,这支队伍应该包括教育专家和科研人员、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大学的领导和学校的专家教师。

  要充分看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也包含了建设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强国。现在党中央已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花大力气来建设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强国。我们要为建设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强国作出努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8846威尼斯-003399威尼斯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艺福德书画院(有限合伙)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联系qq:

网站地图